普京為俄羅斯重奪大國話語權
  許 華
  蘇聯解體以後,在擁有強大媒體傳播能力的西方的語境中,俄羅斯的國家形象被嚴重“他塑”。但是近年來,隨著俄羅斯在敘利亞危機、烏克蘭危機和克裡米亞變局中力輓狂瀾,世界發現,必須學會傾聽普京所代表的“俄羅斯的聲音”。近期的中國互聯網和微信朋友圈中,普京3月18日演講的視頻和文稿被廣泛傳播,有媒體甚至認為,索契奧運的成功舉辦和烏克蘭局勢的反轉,使俄羅斯公眾和中國公眾對普京的支持率達到了新高。
  從2007年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宣稱要“打破單極世界幻想”的講話,到2013年《紐約時報》上發表的名為“懇請”,實為警告的《俄羅斯懇請謹慎》一文,再至2014年3月關於烏克蘭局勢和克裡米亞入俄問題的講話,俄羅斯在普京的言行中重現一個世界政治強國的姿態。普京在幾次危機中態度堅決、手段強悍地維護國家戰略利益,其高超的外交手腕大大提升了俄羅斯的國際影響力,衝擊了西方世界的道德神壇與話語權,提高了俄羅斯在國際上尤其是在非西方世界的威望。
  普京收放自如的執政風格和領袖形象一直是當代俄羅斯國家形象中引人註目的焦點。在《福布斯》雜誌發佈的“全球權勢人物”榜單中,普京一直名列前茅,2013年更是超越奧巴馬位列第一。《福布斯》認為,作為長期維持權力的人物,普京憑藉掌握的巨大資源,在統領的人數、發揮影響力的範圍以及使用其權勢的活躍程度等方面遠遠超越普通領導人。
  普京的語言有著鮮明的風格和特點:有理有據,以理服人,以情動人;對友鄰尊重,禮遇相加,而回擊對手則言辭犀利,絲毫不留情面。比如,普京批駁西方大國的雙重標準時講道,“同一件事情你今天說它是白的,明天說它是黑的”。普京批評西方大國在科索沃和克裡米亞問題上出爾反爾,視國際準則為兒戲。聽到西方的批評或挑釁,普京絕不忍氣吞聲,總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但普京的風格並非一味強硬,有時也盡顯溫情。當他說出“俄羅斯現在退到了無路可退的邊緣,就像一根彈簧被壓到底,它是會猛烈地彈起來的”這番話時,電視上呈現的是一個眼角濕潤的形象。
  中國古語講:聽其言,觀其行。普京的語言風格之所以打動眾多受眾,重要的還是與普京的行事風格相統一。10年來,普京的所作所為順應了俄羅斯民意,贏得了俄羅斯人的信任與擁戴。率直、犀利的言辭是“普式語言”的特色風格。有些語句比外交文件更有效地傳播了俄羅斯的政治態度和立場。一言之微,卻帶來巨大的振動,正如“音叉效應”,利用事物之間的脈動聯繫,以微小的擾動帶來巨大聲響。
  普京獨具特色的言論,不僅放大了領袖的政治影響力,也增強了俄羅斯軟實力,為俄羅斯在世界政治舞臺上贏得更多的話語權。在與西方大國的話語權較量中,俄羅斯找準時機與切入點,普京一馬當先,政要跟進,意見領袖唱和,公眾響應,經由媒體造勢,提高了俄羅斯民族整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擴大了俄羅斯政治傳播的影響力。普京的做法和經驗,值得中國政治傳播界研究與借鑒。▲  (原標題:普京強悍護國家利益衝擊西方話語權 中國應借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x39ixjec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